那个懵懂的岁月
2015-03-02宣传科
■■ 刘虹艳 多年以后,几个同学聚到了一起,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家,他们各自的家有的过得还算幸福,有的为了亲情凑合着过日子。日子,本来也就是这样过来的,友情变为了亲情,爱情慢慢也变为了亲情,想要找那一份浪漫和火烧火燎的激情已岁月不复。才发现自己已经在慢慢变老,思想境界慢慢沉淀了下来。 老同学自然是老朋友,大家聊天不再拘束,大家谈论中总是回忆读书时代的美好时光,谈起读书时代的件件往事,谈老师、谈同学,谈情窦初开的同学间那种若即若离的小故事,谈某某对谁谁谁心有所属却久久未敢开口…… 故事一页页翻过,有的谈起了从小学就开始的懵懂情感。小学五年级,已经模模糊糊有了男女生间互相回避的意识,有了心中对某某某有好感的想法。 一天中午,回家吃中午饭后到了教室,有个女生发现自己书桌的桌箱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别和他们玩,和我一起做朋友"的话,那个女生当时就懵了,委屈地嚷着这是谁写的,引来了旁边同学的注意,大家抢着看纸条。上课铃声响起,她把纸条交给了老师,向老师告状有人放纸条在自己的桌箱里,老师为了平息喧闹,就厉声训斥说那个字看得出来是谁写的,赶快站起来,不然不要这样的学生读书。一阵安静后,坐在第一排的一个长辫子小男生红着脸站了起来,他就是我们全班唯一一个留着长头发的男生,听说他家信迷信,要等他满了12岁才能剃头,平时大家都叫他“假小子”。当然接下来的是同学们的嘲笑,还有老师的教训,教训之后,同学们一个个被吓得都不敢说话,觉得以后不敢惹这个女生了。 小学时候的时光过得很快,现在回想,当时那个小男生是多么难堪,那个女生也是的,何必伤害别人的自尊呢?物是人非,那所小学还依然留着那里,飞出去的学生们好多可能终生不会再相遇;也许再见,也互相不认识了,都长变了,稚气的脸孔变得模糊,如陌路人一般擦肩而过也不知道。 岁月慢慢积存着每个人心中的情感,中学时代由豆蔻年华到花季岁月,懵懂的情感让男女生们开始表达感情,有的男生买来了学写情书的书本,抄好了几封情书准备好送人。当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后,他们一般不自己送“情书”,而是想方设法接近那个女生的好朋友,请她的客吃包子、吃洋芋并了解某个女生平时喜欢什么,反反复复很容易让别人误会他要追这个女生,最后却是请这个女生送信给某某某。也有自己送了“信”后就跑了的,隔壁班的一个男生经常在我们班的教室窗户外面晃来晃去,有一个夏天,课间时间窗户开着的时候,他朝着教室里窗户旁坐着的一个女生扔进来一封信就跑了,信封上面写着某某收。这个女生拿着信,手足失措,竟然哭了起来,她的叔叔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她告状后,在课间早操时间,教导主任讲话也大力批评了这一类扔“情书”的学生。 早恋的帽子扣在中学生的头顶上,让大家觉得那是多么地不道德,觉得那是情感的禁区。可是,往往还是会有同学们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表达着懵懵懂懂的情感。有的同学很腼腆,她们会和喜欢的男生一起讨论题目,但就是不说什么,把暗恋独自藏着心中,以日记记录心事,越是沉迷越钻牛角尖,甚至有着非某不嫁不娶的想法,不善于表达使他们会受到一些心灵的伤害。 情感是微妙的,正因为它是微妙的,难以捉摸、控制,所以才有这个千年的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更有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不如死。”男女之间的感情,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的,微妙得让人迷恋,微妙得让人担心,微妙得让人受伤。 久别后聚会的同学们,大多是自己离开读书生涯最后时段的同窗师兄妹,读书时代他们大都会留下一些遗憾,他们可能因为当初没有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遗憾,也可能因为没有好好谈一场恋爱而遗憾。毕竟中国传统的思维里,觉得没有媒妁之言即使能自由恋爱也不能逾越鸿沟。一个同学聊起有那么一次机会,让他一直后悔。两对朋友约好了出去玩,并分别有了两人独处的机会,可是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竟不敢互相拉拉手,觉得自己还是学生,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但就是没有迈出那一步,以恋人的身份相处,当然,最后他们分道扬镳了。 其实男生女生之间最美好的感觉就是若即若离,很暧昧但很纯洁。有些东西一旦说破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反而会有更多的冲突,不如好好珍惜吧。 人的一生总希望有一次热烈的初恋,心目中向往的爱情是什么,憧憬过、想象过,就是没有实践过。这是我们那个时代很多人学生生活的回忆,都没有尝到初恋味道就步入了婚礼。多年以后,一切都变了,一切都不可穿越时空从头再来,因为我们都是有责任的人,都是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的人。同门师兄妹间的那种友情,慢慢变得似兄妹亲情,只希望各自家庭过得幸福,就这样过着各自的日子…… [责编: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