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平台】3面锦旗 + 1封感谢信,见证医者仁心温暖力量!

2025-09-23

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同时收到3面锦旗和1封感谢信,以表达对科室行政主任邹淑弢、主治医师文春燕及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

锦旗


家住七星关区亮岩镇的70岁患者张某1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阵发性串咳,咳白色粘痰,伴体力活动时喘息、胸闷,间断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等症状,每遇受凉或天气变化时便反复发作,尤以冬春季节明显,且每年发病时间累积在3个月以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经历多次外院住院治疗。

9月初,张某病情再次严重起来,出现呼吸困难,伴阵发性咳嗽,咳黄白色粘液痰,病程中出现一过性意识模糊,呼之不应、问之不答等症状,家属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经医护人员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送至浙毕医院。

转运过程中,患者意识逐渐清醒,急诊测氧饱和度70%,完善血气分析、心肌三项,并予辅助通气、解痉平喘等处理后,以“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高血压”收入浙毕医院急诊科。

入科后,张某一度出现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严重气道痉挛,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会诊后,建议气管插管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RICU)治疗。

但因张某曾反复对家属交待过,坚决不进ICU,即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多位医生反复向张某家属解释沟通,家属仍迟迟未作决定。

突然,张某的病情急转直下,呼吸停止,情况十分危急。

“来不及了,必须插管!”医护人员一边抢救,一边做患者家属思想工作。

经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迅速为张某行气管插管并转入RICU。

治疗初期,张某病情仍较危重,家属一度萌生出放弃治疗、准备“后事”的打算。

管床医生文春燕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反复找家属谈话:“我们医护人员都没有放弃,你们是家人,请你们也不要放弃!”

文春燕的耐心的开导,重新点燃了张某家属的希望。针对患者病情,邹淑弢立即组织开展全科讨论,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邹淑弢的统筹指导,文春燕全力救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日夜坚守、紧密协作和精心照料下,张某病情逐渐好转,成功脱机、拔管,并顺利从RICU转到普通病房。

得知张某可以转入普通病房的前一天,家属十分激动,特意准备了三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并将锦旗分别赠给浙毕医院、邹淑弢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和文春燕。

锦旗


感谢信


“这真的是‘起死回生’般的奇迹,真的很感谢医护人员给了我爸爸第二次生命!是他们的坚持才让我们没有放弃治疗,这份恩情我们全家永远铭记!这段时间,我们全家内心备受煎熬,一方面想着让他住进ICU插管治疗,违背了他的意愿,如果治不好,该怎么向他交代,一方面又担心医护人员态度会不会不好,会不会细心照顾他等等,但在浙毕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我们顾虑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谈起父亲的这次治疗经历,张某家属激动地说。

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王方/文  郑一凡/图·

[审稿:陈 勇  核稿:周文波  责编: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