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仁心医“心”病——访2016年度毕节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获得者金萍
2017-06-05宣传科
周文波 杜魏岑 刘家琨 文/图 》》》》人物档案 金萍,女,彝族,1973年生,中共党员,毕节市大方县人,1994年7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同年8月分配到我院工作,现为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贵州省心血管疾病康复医学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3年来,她无怨无悔,怀着一颗宽厚、仁慈的心,用爱播种,用心耕耘; 23年来,她作为科室带头人,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教学方法,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23年来,她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以身作则,把患者当亲人,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赢得了同行及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毕节市妇女联合会开展的“2016年度毕节市‘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评选”活动中,荣获“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是继2016年贵州省“百优医生”推荐评选活动中获“内科翘楚”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誉。 高尚医德情暖患者 病人最怕医院门难进,医生脸难看,担心医生不真诚对待病人,但在患者眼里,金萍却是个特别耐心的人。金萍常说,要当一名好医生,除了扎实的临床学科基础、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面对患者的痛苦和他们投向医生的充满期待的目光,感觉一条生命交到你手中,这样的担子压在你肩上,不是一般的责任,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患者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 为患者行介入手术 在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中,危重患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患者和家属难免都有焦虑情绪。对患者,金萍始终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天晚上,两个一氧化碳中毒的孩子被送到医院时已经病危,金萍带领科室人员全力抢救,虽然两个孩子最终没能抢救过来,但家属依然非常感谢医护人员付出的努力。几天后,家属专程来到科室感谢金萍,虽然孩子“走”了,但家属说:“你们抢救孩子时我们都看在眼里,你们已经尽心、尽力了。”一位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认为自己必死无疑,金萍见患者悲观地生活着,便主动来到患者病床前安慰,并在一张纸上画心脏图,照着图给病人讲解手术的原理,使患者放下了包袱,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康复出院,又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十年前,当时金萍还是一名住院医师时,一位家境十分贫寒的患者,因承担不了医药费悄悄走了。金萍得知此事后,从医院一直找到客车站也没有找到这名患者。金萍失落地回到病房,偶然听见该名患者同病房的病友说,他是去找私人诊所寻求偏方。当这名患者回到病房并得知金萍四处寻找他时,感动得连声对金萍说:“你待我如亲人般的关心,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会配合你的治疗,不再给你添麻烦,你真是一个好医生。” 详细了解患者病情 “医生和患者是平等的,患者生病后心情不好、脾气暴躁,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就应该放下身段,把每位患者都当成我们的朋友、亲人一样,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问题,理解他们的想法,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解除他们的顾虑。”金萍说。 精湛医术守护健康 科学严谨的医学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自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金萍就意识到,只有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才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只有不断迎接挑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精心诊疗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上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金萍深知,只有具备精湛的技术才能迎头赶上。为适应国内外心血管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金萍先后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学习深造。心血管内科自2011年开展全市首例冠脉造影后,金萍又相继率先开展了“双腔起搏器安置术”及“冠脉介入治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三维标测下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ICD)植入”、IABP救治心源性休克患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在她的努力下,多名患者获得新生,使心脏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多项技术填补全市空白,其学术成就获得了省内专家的认可。 在临床实践中,金萍还注重把专业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将所学的本领应用于临床,取得很好的效果,先后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医院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完成多项市级科研项目,并作为协作单位参加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带领科室人员大力发展新技术的同时,金萍还不断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及水平,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使心血管内科发展成为市级重点学科,培养专业人才队伍10余人。
“非常感谢医院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的肯定,荣誉,只是一种激励,我将一如既往带领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在开展常规诊疗的同时,不断加大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应用,不断提升科室医疗、科研、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作贡献。”金萍说。
[核稿:周文波 责编:唐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