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为多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

2022-11-21

近日,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手术团队在科主任刘春铭的带领下,为多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其中三名患者病例特殊。

一位妊娠16+患者,因腹痛来院就诊,既往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和剖腹产手术,因患者处于妊娠期,不能借助X射线和CT检查进行诊断,经查体予保守治疗后腹痛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未排气、排便,初步诊断肠梗阻可能性较大。因保守治疗效果差,普通外科一病区医师进行全面讨论后,决定行手术治疗。

手术情景

对一名妊娠中期的患者来说,虽然治疗方案已确定,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却犯了难。如果选择传统的开腹手术,考虑术中创伤较大,伤口愈合慢,可能会反复牵拉、刺激子宫,增加危及胎儿安全的风险。手术方案反复商讨,按程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后,对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

术前,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严谨的访视和评估,术中使用副作用最小的药物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在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默契配合下,手术进行顺利,术中证实是之前阑尾手术区域致密粘连,形成粘连带后卡压肠管,致使食物不能通过。这个粘连带就是病症所在,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下,使用电刀精准将粘连带松解,肠管恢复以往通畅的形态,问题迎刃而解。整个手术过程约1小时。

术前CT检查

术前腹部立位片

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第三天排气、排便后进食流质食物,第五天正常饮食。在整个治疗期间,患者恢复良好,胎儿情况稳定,现患者已好转出院。

一位54岁的女性患者因“腹痛、腹胀”入院,既往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腹部CT提示梗阻肠管段扩张不严重,术前,普通外科一病区医师对该患者病情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讨论后,积极术前准备后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手术治疗。然而,术中患者盆腔器官粘连严重,肠管内堆积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刘春铭耐心地使用剪刀将粘连带一一松解后,肠管恢复了正常生理结构,病灶解除后,患者术后第五天恢复正常饮食,现已好转出院。

另一位36岁女性患者,因“腹痛并肛门停止排便排气2天”入院,患者10余天前因外伤于外院行“小肠修补术”,出院2天后出现腹痛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症状,就诊于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但患者距离第一次手术时间较短,且原切口较大,长约18cm,尚未完全愈合,若选择沿原切口手术,创伤大,易引起切口感染,术后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久,不能早期下床活动,易再次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综合考虑最终选择腹腔镜探查手术方式。术中探查见患者腹腔内粘连严重,经刘春铭耐心地分离粘连,恢复正常肠管结构,目前患者腹痛明显减轻,术后第二天开始排气、排便,第三天开始进食。微创腹腔镜的方式避免了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创伤,让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术后切口

据刘春铭介绍,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由于腹部手术、炎症或创伤后肠管与肠道其他组织粘连导致肠管成角或腹腔内粘连而形成,多数粘连性肠梗阻可经保守治疗获得症状消失,恢复如常。但由于梗阻的解剖因素仍然存在,部分患者易反复发作甚至发展成为绞窄性肠梗阻,此时必须经过手术治疗才能解决。

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来解除肠粘连,由于术中探查范围大,对腹腔干扰大,术后炎性反应较重,粘连梗阻的复发率也较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可精准对患者的粘连肠梗阻部位进行松解,由于手术定位精确,术中对肠管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使得手术进行更为顺利,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降低了患者术中的出血量。

除此之外,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术后再粘连概率低、对机体干扰少等优点。相对传统的开腹手术,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花费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当然,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最佳的手术方式,不能盲目地追求微创治疗。原则上如果梗阻段肠管水肿和扩张不严重,有腹腔镜操作空间,我们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以往有过腹部手术史、发生过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要谨慎进食难消化和产气较多的食物,比如土豆、糯食等,避免诱发疾病。

·彭为  /·

[审稿:陈 勇  核稿:周文波  责编:杜魏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