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仅3天 母婴血型不合罹患溶血病 医院急救治 新生儿全身换血重获新生
2016-01-18宣传科
□ 周文波 肖桂枫
出生仅3天、血型为A型RHD阳性的新生儿,母亲的血型却是O型RHD阳性,母婴血型不相合导致溶血,若不及时救治,将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科成功实施“双管同步换血术”,婴儿脱离险境获新生。
换血前
A 命运多舛 出生3天生命垂危
经多方咨询,为进一步诊治,
B 紧急换血 新生婴儿脱离险境
时间就是生命,紧急救治婴儿刻不容缓。
17时许,许萍召集新生儿科医疗专家,对婴儿的病情进行会诊。经会诊讨论,婴儿病情具有换血指征,在与婴儿母亲王秀芝夫妻俩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医疗专家组决定对婴儿实施“双管同步换血术”,即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
在新生儿科、输血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的配合下,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换血的术前准备工作中,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一部记录医术与激情的经典剧目正在上演。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准备换血的消毒铺巾、换血所需器械及敷料,输血科准备血源,检验科人员再次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当晚,新生儿科灯火通明。22时20分,换血正式开始。
股动脉插管及静脉通路的建立,动、静脉穿刺……在持续的心电监测中,婴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上,许萍在整个换血过程亲自操作并作技术指导,护士李若花进行动、静脉穿刺成功后,在副主任医师何学坤、主治医师陈群嫦、住院医师肖玉,护士长罗应琴、护士武兴、罗扬等的协助下,严密监测婴儿面色神志、记录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手术情况、出入血量,以及完善术中相关化验,巡回护士负责血瓶更换,药物应用,接送生化标本等,在全体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换血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330ml红细胞及165ml血浆源源不断地从婴儿动脉通道输入,输液泵从婴儿动脉通道泵出动脉血。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在手术室,许萍一直与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确保输注红细胞及血浆的速度之和与泵出血液的速度相等,并密切监测婴儿生命体征、末梢血糖、尿量及血氧饱和度,同时复查血气分析、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
据许萍介绍,新生儿换血术是治疗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主要的方法,也是一项风险高、操作难度大的手术,传统的换血术是达不到现在这样的治疗效果的。新改良的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不合的溶血症,换血可以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的红细胞,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纠正贫血。但换血术需要有过硬的动脉穿刺技术,特别是只有3天大的婴儿,在环境准备、物品准备、血源准备、工作人员准备、婴儿准备甚至婴儿家长的准备上,都要做到万无一失。婴儿在换血手术中,随时可能会现各种意外情况,如出血、空气栓塞、心脏停搏、感染的可能都明显高于其他人,更需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肢体循环不良等,相对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另外,由于宝宝太小,安抚家长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做好手术全过程的准备、配合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合影留念
C 重获新生 夫妻感恩惜别医院
从婴儿入院到换血结束,整个过程持续了9个多小时,由于长时间专注于观察记录,精神高度集中与紧张,医护人员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几近虚脱。
“经过换血后的婴儿血清胆红素已降至正常水平,已具备出院条件,尽管手术下来大家都累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但能从死神的手里成功抢救出婴儿,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许萍兴奋地说。
9时40分左右,王秀芝夫妻俩已为孩子办理完出院手续,并将踏上回家的路。临行前,夫妻俩手捧着孩子依依不舍与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合影留念。“现在孩子在吃奶、各项反应等方面和正常婴儿没有什么区别,孩子在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期间,医生护士们精心的救治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这辈子我们一家人都不会忘记,非常感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抢救了孩子的生命。”说起医护人员救治孩子的经过,王秀芝不禁热泪盈眶。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争的角逐中,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责编:唐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