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科成功为一名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患者行ESD术

2016-07-01宣传科

本网讯  刘家琨  近日,消化内镜科成功为一名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患者行ESD术,术后患者康复出院。

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在我院体检,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升结肠生长了一个侧向发育性肿瘤,病变大小约1.8×2cm,周围瘤体呈颗粒样环状分布,常规用0.4%靛胭脂染色,瘤体暴露清楚,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晰,瘤体表面腺管结构呈ⅢL型和Ⅳ型。

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LST)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肿瘤,为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类平坦型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性肿瘤,比息肉状腺瘤有更高的恶性潜能,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所以临床上应该早期处理。

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时间长、痛苦大、费用高,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首选的治疗包括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在内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和黏膜下肿瘤的新技术。

消化内镜科副主任吴梅将患者病情汇报大内科主任孔春雨。孔春雨认为,ESD技术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但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易出现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为确保患者安全,积极与普通外科二病区主任汪亚、麻醉科麻醉医师尚爱萍联系,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成立了治疗小组并拟定了一套完整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治疗小组首选结肠镜下ESD治疗,如果内镜下确实不能完整切除或产生难以控制的肠出血和肠穿孔,则普通外科立即介入,在结肠镜的帮助下定位,行腹腔镜进行切除,若腹腔镜切除困难,最后则需进行外科开刀处理。治疗小组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患者安全切除病灶,避免病变进一步发展为结肠癌。

手术由贵州省人民医院帮扶专家刘杰民操作,吴梅、郝丽、张显等配合,患者肠道清洁欠佳,且部分肠腔扭曲,增加了操作难度。但大家平心静气、耐心细致操作,找到病灶后,因病灶位于升结肠皱褶中,视野暴露不佳,反复变换体位、钩拉解袢后,明确了病灶界限,进行黏膜下注射,发现抬举征阳性,刘杰民解释道:这意味着粘膜层的病变可以与肌层较好的分离开,是息肉切除成功并减少穿孔出血等意外情况的较好方式,对于早期癌或侧向发育型肿瘤来讲,内镜下可切除的成功率会比较高。

这更增加了治疗小组对内镜下切除肿瘤的信心。刘杰民用Dual刀对病变进行预切开,再用IT刀进行剥离。病灶剥离过程异常艰难,主要原因是病灶非常平坦、且边界较宽、不规则,术中及时发现粘膜下的血管,用止血钳预防处理,避免了大出血的发生,病变剥离后,创面较大,而有效的创面处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最后手术小组决定使用钛夹夹闭创面,手术顺利结束。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约1个小时。术后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交待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注意饮食情况和避免剧烈活动,病房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胀、便血等情况。

[核稿:周文波  责编:唐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