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忆趣
2017-02-09宣传科
■ ■ 周建宏 金猴辞旧岁,彩凤迎新春,又是新的一年到来。此时,每年要放长假,远方的游子不惜千里万里返回家里。因而中国的过年历来被称为团圆年,和谐年,它象征着团结、祥和、兴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着希望,年味十分浓厚,值得回味。 小时候是十分盼望过年的,过年就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服穿,收到压岁钱,还要到亲戚家拜年,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好吃好耍,过年成为小孩子们的梦想。因此,有谚语这样说:“娃娃盼过年,大人怕种田”。意思是说,小孩子们过年了能够好吃好玩,但大人们一过了年就要开始忙农活了。 过去虽然物质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但一般来说,杀年猪,熏腊肉,推豆腐,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打糍粑,磕糯米面,是不可少的“年货”内容,只不过是富裕人家要筹办多一些,贫困人家要少一些。这些年俗基本承袭不变,并且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彩。 过去的文化生活确实十分枯燥,农村不通电,不通公路,与外界基本无信息沟通,根本谈不上看演出,看戏剧,更说不上看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人们除了种地还是种地,基本不出远门,所以也没有忙忙碌碌的“春运”一说。乡亲们逢年过节最热闹的是围坐火边天南海北的吹壳子。或者有好事者邀约一帮子年轻人跳大神,烘托过年的气氛。这是现在很难看到的甚至已经被遗忘的一种民俗活动。 跳大神,是需要场地和一些道具的。当时这是一种很吸引人的带迷信色彩的活动。就是砍一棵比较粗的桃木树叉,把粗的一节雕刻成人像的上半身,分桠的两叉修整成像人的两只脚,开叉部分和人头部分用红布包扎好,高矮两尺左右,上身和腿脚长短基本相等。一切就绪后,所谓的法师就摆个水碗在包好红布的桃树叉前面,点燃几炷香,烧几匹钱纸化在水碗里,然后装模作样念念有词祷告一番,反正是默念了很多很难听懂听不明白的祷告语。总之就是求神保佑平安,保佑顺利,保佑发财之类的祝福语,而后就供在神龛板上。这就是人们心目中虔诚膜拜的“桃神菩萨”偶像,也有人说成是“桃架菩萨”。 每到晚上,大家吃了饭后就集中到供“桃神菩萨”的人家堂屋里,如聚会一般。堂屋正中供奉着红纸书写的“天地君亲师位”,俗称“天地菩萨”牌位。神龛板上有插香蜡纸烛用的方形泥料底座,再就是一盏小煤油灯的光亮把那堂屋照得勉强能分辨出人们的面孔。 当人们聚集得差不多以后,跳大神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两位力量相当的年轻壮男,面对面各站一边紧紧握住“菩萨”的两只脚,高高举过眉头,其他的围观者就咿咿呀呀的有节奏地哼唱着“请神”的咒语。 说来也怪,不知是真的有神灵感应呢,还是举“菩萨”者的手发抖的原因,不大一会儿,那高高举起的“菩萨”似乎在空中颤抖摇摆起来,只见头上的红布飘来飘去的,此时有人会说:“神请来了”。 这时,两位壮汉也会随着菩萨的颤抖以疯作邪的全身抖起来,然后情不自禁的边抖边跳边转圈,达到顶点时,两人的四只脚蹬在一起,仿佛集中踩在一个点上,各自握住“菩萨”的一只脚抓紧抓牢,两双手几乎拉直在一个水平线上,只见“菩萨”悬在空中晃来晃去的,成了二人力量对拉的焦点。每到精彩十分,人们就会异口同声夸赞表演者的功夫和菩萨的神力,而后两人更是越转越起劲,并把身子绑直往后仰,借助惯性越转越快,把围观的人们一下子吓得往后退,如果动作慢一点的就会被撞滚去多远,引起满堂哄笑。现场那情景,是比较刺激的,可以说既让人乐不可支,又令人心惊胆战,要不是“菩萨”的分肢处被红布包扎得结结实实,极可能被壮汉掰成两半,转起圈来绝对被惯性甩出老远,四仰八叉,或者打个半死。奇怪的是,看起来虽然有危险,但轮流上阵跳大神的人争先恐后。凡上场表演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各自结对子,必须力量相当,不然就不能搭配,一是不精彩,二是容易把力气小的甩滚倒。每轮流一次,就要重新“请神”一次。这样的跳大神,既是自娱自乐,还可以锻炼了身体,一举几得,人们乐此不疲,忘却了寒冷。 还有一种值得回味的就是“打清醮”。这是沿袭古时祭神的一种活动。其原始目的就是农民百姓对上天神佛的庇护表示感谢,或祈求平安而举行的隆重祭典,是一种人与鬼神沟通的仪式。 这种活动基本都是在正月初至元宵节之前开展,由比较有威望有资本的人号召和组织,有先生有道士参加,场面比较热闹。活动队伍庞大,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愿者不拒。每到一处,敲锣打鼓,经幡飘动,尤其那纸人纸马,乃至十二生肖的纸扎模型,被人们抬着一路招摇过市,十分吸人眼球,特别是小娃儿们最喜欢追着看热闹。组织者一路上遇到庙宇或有土地菩萨的地方,都要停下来烧钱化纸,作揖磕头,念念咒语祷告一番祭祀一番。每到一户人家,也要祷告祝福一番,然后把念过咒语画有佛法的一小张红纸贴在门头上,以示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平安顺利。凡被送神祈福的人家,随其自愿,或多或少用钱物表示感谢。 当然还有不愿寂寞的年轻人,则是邀约上山打猎,追野兔,捉山鸡,一天到晚,不知疲倦,奔于深山老林荒丘野岭。特别是大雪天,是人们喜欢打猎的好时光。因为雪地上容易留下动物的脚印,只需沿着猎物的脚印直接追到窝里抓活的。每每遇上这种情况,兔子是难逃劫数的。只有山鸡可以挣扎,因为它长有翅膀,可以一翅飞去多远,但即便如此,也会被聪明的人们分组合围,追得有翅难逃,直至累得顾头不顾尾,钻进草丛里活活被捉,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口中食。 如今时过境迁,山上很难看到野生动物了,即使人们有打猎的那个兴趣,也没有那个目标,因此难有追山打猎的玩法了,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过去的那种跳大神、打清醮之类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活动也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看电视、电影,看演出,猜灯谜,玩游戏,逛商店,游公园,打麻将,斗地主,发微信,玩网聊等等。虽然名堂多了,玩法多了,但由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仿佛缺少了许多过年的感觉。 年年岁岁花相似,如今生活天天都像过年,小孩子们盼过年的愿望不是那么迫切,大人们也渐渐淡化了那浓浓的年味,甚至有的人已经不在乎过年与不过年了,无非是在情感上敷衍把那几天年过完了事,这也是一种进步吧! [责编:郑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