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详细

【无影灯下】八旬老太昏迷一月 医生救治“奇迹”苏醒

2024-08-12

近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一名八旬老人在家中突发颅内出血至昏迷不醒,被家人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救治。神经外科“拆弹”专家紧急上线,顺利实施“显微镜下脑动脉瘤夹闭+终板造瘘+桥前池引流+右侧额颞叶及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清除术”,妙手拆除患者颅内“不定时炸弹”。

患者是84岁的老年女性,因“突发左侧肢体乏力伴意识障碍3+小时”,由家属急诊送到浙毕医院神经外科。

入院急诊头颅CT提示:右侧额颞叶、基底节区脑出血,量约59ml;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约32ml;左侧小脑半球见片状低密度影,右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腔隙灶,大脑镰钙化灶;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稍向左移位。


 

术前CT


因患者年龄较大,又处于昏迷中,家属十分担心。

神经外科业务主任张卫华及行政主任肖炳祥详细查看患者检查资料并结合病情,考虑患者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并伴有脑内巨大血肿形成,将患者收入神经外科副主任王磊波治疗组。  

进一步完善头颅CTA检查,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并伴有脑内巨大血肿。



术前CTA


虽属常见病,但患者年龄较大,出现出血切口无法止血,创面渗血情况,导致术后或术中大出血,危及生命。

患者家属沟通,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张卫华、肖炳祥及王磊波共同为患者完成手术。


术后CT


术后,虽然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但“不定时炸弹”已拆除,生命安全隐患已排除。经过神经外科医护人员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神志逐渐清楚,对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  

“要不是有浙毕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们的坚持和努力,老人估计早就不行了,没想到手术后还真不错,不仅将老人抢救回来,还能逐渐康复,感谢党的惠民政策,感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感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让我们老百姓不出毕节就能治好病。”患者家属说。


【新闻延长线】

问:什么是动脉瘤?

肖炳祥: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

问:多大年纪容易出现动脉瘤?

肖炳祥:任何年龄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至60岁中老年女性。

问:形成动脉瘤的原因是什么?

肖炳祥: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问:怎样判断是否患有动脉瘤?

肖炳祥:颅内动脉瘤患者在破裂出血之前,90%的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极少数患者,因动脉瘤影响到邻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产生特殊的表现。动脉瘤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分为破裂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问: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有哪些?

肖炳祥: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1)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手术目的在于阻断动脉瘤的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再出血;保持载瘤及供血动脉继续通畅,维持脑组织正常血运。

(2)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孤立术则是把载瘤动脉在瘤的远端及近端同时夹闭,使动脉瘤孤立于血循环之外。

(3)动脉瘤包裹术:采用不同的材料加固动脉瘤壁,虽瘤腔内仍充血,但可减少破裂的机会。目前临床应用的有筋膜和棉丝等。

(4)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于患动脉瘤的患者开颅手术极其高危、开颅手术失败,或因全身情况及局部情况不适宜开颅手术等,可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对于动脉瘤没有上述情况者,也可以先选择栓塞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目的在于:利用股动脉穿刺,将纤细的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囊内或瘤颈部位,再经过微导管将柔软的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囊内并将其充满,使得动脉瘤囊内血流消失,从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

问:颅内动脉瘤预后如何?

肖炳祥:颅内动脉瘤的预后与患者年龄、术前有无其他疾患、动脉瘤大小、部位、性质、手术前临床分级状况、手术时间的选择、有无血管痉挛及其严重程度有关,尤其是动脉瘤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伴有血管痉挛和颅内血肿者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者的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手术是否应用显微手术、术后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减压充分与否)等等,都与预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患者年龄大,伴有心、肾、肝、肺等重要脏器疾患以及高血压者预后较差。术前高Hunt-Hess分级以及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较高。出院后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血压变化。要定期接受随访,若有病情变化,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神经外科 供稿·

[审稿:陈 勇  核稿:周文波  责编:韩婷]